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嗽血

嗽血

证名。见《证治要诀·诸血门》。①泛指血由咳嗽而出之症。又称咳血。《症因脉治》卷二:“咳血即嗽血。”有外感内伤之别,详见外感嗽血内伤嗽血条。②指咳声轻而多痰、痰中挟血之症。《景岳全书·杂证谟》:“咳血、嗽血皆从肺窍中出,虽若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咳血者少痰,其出较难;嗽血者多痰,其出较易。”治宜清痰降火,用瓜蒌、贝母阿胶海浮石竹沥之属。亦有脾虚者,可兼见食少泄泻,宜用理脾阴正方、六君子汤加桑皮五味子,有火加逍遥散。本证可见于支气管扩张、肺化脓症、肺结核等疾病。参见咳血、嗽血有关条。

猜你喜欢

  • 岩竹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岩笋之别名,详该条。

  • 胃不和卧不安

    出《内经》。原为胃逆气喘不得安卧之意,后世释为内伤不得卧之症。多因胃强多食,脾弱不运,停滞胃家,成饮成痰所致。《症因脉治》卷三:“胃不和不得卧之症,胸前满闷,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恶心呕吐,或头眩眼黑,

  • 十二经脉歌

    见医学便览条。

  • 八百棒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该条。

  • 臂风毒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肩风毒。详该条。

  • 遗屎

    症名。《医学心悟》:“遗屎有二证:一因脾胃虚弱,仓廪不固,肠滑而遗者。一因火性急速,逼迫而遗者。”脾虚者,宜温中固摄,用理中汤;火盛者,宜清火厚肠,用芍药甘草汤加黄连。

  • 阁门

    经外奇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位于耻骨下缘中点,阴茎根旁开3寸处。主治竖痃疝气,气上攻心。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火疮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即烧伤。详该条。

  • 邹福

    【介绍】:明代医家。字鲁济。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于医术,在当地闻名,曾集有《经验良方》10卷,已佚。

  • 神化丹

    《疡医大全》卷七方。又名醉消散。黑牵牛子(头末)、母丁香、何首乌、槟榔、荆芥、三棱(醋炒)、莪术(醋炒)、熟地黄、巴豆、五灵脂、大黄、白豆蔻仁、桂枝、穿山甲、当归、赤芍药、川乌、小茴香、草乌、炒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