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虎饮

猜你喜欢

  • 枣针

    出《名医别录》。即棘针,详该条。

  • 青霞医案

    书名。1卷,清·沈登阶撰于1892年。书中多连续治疗的医案,便于读者掌握治疗疾病的全过程,但沈氏论治及分析予后尚有可商之处。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

  • 诊脉察病之意。《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 郭玉

    【介绍】:东汉时期针灸学家。广汉(今四川广汉)人。曾任汉和帝时太医丞,用针灸术治病,疗效较高。反对封建贵族迷信巫祝、追求长生不老的腐朽生活,对汉和帝说过,封建贵族的疾病不易治愈的原因,是由于他们不听医

  • 勿药元诠

    养生学著作。1卷。清·汪昂撰。撰年未详。本书记述导引、气功、摄养等防病健身的方法和对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以及饮食起居等方面应予注意的问题。

  • 何潮元

    【介绍】:太平天国将领兼医生。广西人,通医理,兼长于祝由。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后,被封为内军师,并弃祝由法而专尚药饵治病法。1852年升任内医监军,1853年升前一军内医,同年封恩赏丞相。后领兵征伐于皖赣

  • 干黄

    病名。指小便自利,渴而引饮的黄疸。《此事难知》:“干黄,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饮者,栀子柏皮汤。”干黄有因瘀热搏结所致者,《医钞类编》卷九:“干黄,……瘀热在里,宜下。”参见黄疸等条。

  • 红颠茄

    见《广东中草药》。为丁茄之别名,详该条。

  • 僧智缘

    【介绍】:北宋医僧。随州(今湖北随县)人。1063年(嘉祐末年)被召至京师,住相国寺。常常以诊脉推断人的贵贱祸福,是为唯心主义的太素脉之始。

  • 痱疮

    病名。指汗泄不畅所致的一种皮肤病。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八。又名疿汗疹、疿疮、痱子,由于暑湿蕴蒸,汗泄不畅所致。多见于炎夏,以小儿肥胖人易患。好发于头面、颈项、腹、背、肩、股等处。皮肤汗孔处发生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