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药物院
元代医疗机构名称。详见广惠司条。
元代医疗机构名称。详见广惠司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为人参之别名,出《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脏腑相合之一。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的联系及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互为表里。膀胱是水液归注之腑,主排小便,属阳;肾为水脏,主津液,开窍于二阴,属阴。膀胱的排尿,要靠肾气的气化开合作用。肾阳虚,气化无权,即影响
出《本草原始》。指初潮月经。
【介绍】:见曹秉铉条。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续断、补骨脂、制附子、熟地黄、淫羊藿、骨碎补、独活、桂枝、赤芍、白芍、牛膝、苍术、威灵仙、知母、防风、伸筋草、麻黄、松节、穿山甲(炙)、虎骨(炙)。冲剂,每服10~20克
【介绍】:见倪枝维条。
病证名。①胀病之一。一名胀。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仁斋直指方·胀证》:“七情郁结,气道壅塞,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身体肿大,四肢瘦削,是为气胀。”气虚、气热、气寒亦可致气胀。《医碥·肿胀》:“因于气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