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经本草药性总论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渊腋,见该条。
病名。即酒疸。《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又:“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参见黄疸、酒疸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瓦韦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因脾胃损伤,饮食益减,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治宜补脾胃,养气血。方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
病名。出《灵枢·痈疽》。即肩疽。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作泪空。即睛明,见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马脾风,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乌脚枪之别名,详该条。
见《竹林女科证治》。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病证名。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脾肺受邪,……邪气相搏,肝经虚弱,风盛,即发于两睑之间,状如粟米之形。”即粟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