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土瓜仁

猜你喜欢

  • 七窍

    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五脏有病,往往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

  • 薛良武

    【介绍】:见薛铠条。

  • 捻转行气

    行气法之一。指用捻转的手法来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金·窦汉卿《金针赋》:“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据针灸临床实践,捻转的手法虽可促使针感的产生和加强传导,但对针感传导方向的影响似无

  • 干浆

    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 阴虚痢疾

    病证名。指痢疾而见阴液耗伤者。见《张氏医通》卷七。症见发热烦渴,至夜转剧,恶食,痢下五色,脓血稠粘,滑泄无度,或下鲜血,脐下急痛等。治宜救阴泄热为主。可用驻车丸、阿胶丸、阿胶连梅丸、千金黄连汤、黄连阿

  • 挪脚踝骨入臼手法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适用于踝关节脱臼的整复。以脚内翻、外踝凸出的脱臼为例:医者环握足部向远端牵引,同时两拇指压腓骨下端,余指外翻足部以复其位,再使关节屈伸活动数次即可。

  • 黄芪鳖甲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人参、肉桂、桔梗各五钱半,半夏、紫菀、知母、赤芍药、黄芪、甘草、桑白皮各二两半,天门冬、炙鳖甲各五两,秦艽、茯苓、地骨皮、干地黄、柴胡各三两三钱。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

  • 锋针法

    眼科手术方法。见《银海精微》。用小锋针或三棱针刺、刮瘀滞(参见劆法条)。古代用于蟹睛疼痛,突起睛高等症的治疗。针破以减轻胀痛,以助内治法之不足。本法现已不用。

  • 缪仲淳

    【介绍】:见缪希雍条。

  • 五缩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即手缩、脚缩、舌缩、唇缩、阴缩,属小儿危重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