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气穴论》。即阴跷脉的照海穴,阳跷脉的申脉穴,左右共四穴。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凤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为喉痧的别称。见该条。
病名。见《圣济总录》一百十六卷。殠,“腐气也”(《说文》)。即口臭。详该条。
化痰法之一。治疗外感风寒痰多的方法。由于风寒外束,导致肺气不宣。症见鼻塞喉痒、咳嗽痰多、舌苔薄白。用麻黄、蝉衣、杏仁、桔梗、辛荑、陈皮、甘草等。
九积之一。指瘀血凝结成积者。见《儒门事亲》卷三。《金匮翼·积聚统论》:“血积,痛有定处,遇夜则甚,其脉芤濇。……跌扑努力者,多有此症。或忧怒伤其内,风寒袭于外,气逆血寒,凝结成积。内经云卒然外中于寒,
见《江苏药材志》。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即痄腮。详该条。
小儿各种呕吐病证的总称,历代医家分类不一:①《活幼心书》诸吐有冷吐、热吐、积吐、伤风嗽吐、伤乳吐。②《幼科全书》: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呕,有声有物曰呕吐。其证有三:有寒、有热、有食积伤。③《幼科类
出《海上方》。为莲房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