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栗
出《通志》。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出《通志》。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高士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红管药之别名,详该条。
出《脉经》。指月经不调。详该条。
古代医疗和医学教育的机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隋唐臻于完备。以医疗为主,教学次之。唐时,属太常寺。在校师生多达300余人。由太医署令、丞等负责管理。分设医、针、按摩和咒禁等部门,医又分为体疗、疮肿、少小
五绝之一。见《金匮要略·杂疗方》。《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以绳物系颈自悬挂致死,呼为自缢。若觉早虽已死,徐徐捧下,其阴阳经络虽暴壅闭,而脏腑真气,故有未尽,所以犹可救疗,故有得活者。若见其悬挂,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子嗽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小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六。由于血热凝滞所致。皮损形如细砂,焮赤疼痛,抓后有少量滋水。治宜内服当归饮子。类似痒疹。
见《草药手册》。为水团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