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棕根
见《分类草药性》,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亦作失气。或谓失为“矢”之误。参见转矢气、失气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红娘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如银内障证。详该条。
月经的别称。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妇女经事谓之月水,又谓之潮水。曰月者,一月一至也;曰潮者,取其信也。”详月经条。
出《脉经》。即小产,详该条。
病证名。《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白睛先赤后痒痛,泪下闭涩难开,年深则睛变成碧色,满目如凝脂,赤脉横贯,宜地黄散。”即混睛障。详该条。
《外科精要》方。犀角、琥珀各一钱,人参、朱砂、茯神(一作茯苓)、酸枣仁各二钱,冰片一字(一作一分)。为末,用蜜收膏,每服弹子大一块,麦门冬煎汤化下,日五次。治咽喉口舌生疮。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手第二指。又称次大指。《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
①泛指肩关节上方。《灵枢·经脉》:“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高士宗注:“髃骨之会,谓肩髃,乃肩臂相会之处。”②经穴名,代号LI1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属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