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荠菜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骨空论》。齿龈的根部。
【介绍】:见沈明宗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泽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理例》卷五。即生于环跳穴处的附骨疽。详附骨疽。
即耳聋左慈丸,见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射干之别名,详该条。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蠹疽。见该条。
病证名。指小儿下利而赤多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有挟客热,客热入于经络,而血得热则流散,渗入大肠,肠虚则泄,故为赤利也。”其症下利带有赤色粘胨,或下纯血,并伴有烦渴、脉数等。治以清热凉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