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即芭蕉油,详该条。
病名。即风丹,详该条。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热症要用寒凉的方药治疗。热证有表、里、虚、实之不同。表热证用辛凉解表,疏散风热;里热证,实者用清法通里攻下,虚者则用甘凉养阴透热或滋阴清热等法。
推拿方法名。①泛指捏、拿一类的推拿方法。②是使咽喉肿胀疼痛剧烈的病人可以进食的一种推拿手法。又称喉科擒拿法、宽喉法。操作方法有二种:①病人正坐,医生立于一侧,将病人的一侧上肢侧平举,用与病人同侧之手的
经穴名。代号SP14。出《针灸甲乙经》,原作腹屈,一名腹结。《备急千金要方》后腹结均作正名。别名肠窟,肠屈,阳窟,肠结。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腹部,脐下1.3寸,旁开腹正中线3.5寸处。另说“在大横下三分
【介绍】:见陈念祖条。
病名。六经病之一。《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泛指肠胃而言;实,是邪气实。阳明病一般主里、热、实证。辨证有经证、府证之分。《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阳明则府病多于
指阴蹻脉。《素问·刺腰痛论》:“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王冰注:“昌阳之脉,阴蹻脉也,阴蹻者,足少阴之别也。”
书名。4卷。明·薛己撰。刊于1571年。卷1载疮疡诊候辨证共21论;卷2~3以病证为纲,分论全身各部疮疡共30余病的证治,并附验案;卷4总列疮疡各证治疗方剂。现有《薛氏医案》本。
病证名。亦名妊娠遍身瘙痒,胎前皮肤瘙痒。多由风热、血热、血瘀所致。风热多因素体阳盛,加之风热外邪侵袭肌表。症见身痒,起斑疹,发热微恶寒。治宜祛风清热解表。方用荆防清热汤(《经验方》:防风、黄柏、连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