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为拔毒散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虎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丹参条。指在腹中正在成长的胎儿。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字文君。清河东武城(今北京市境内)人。擅长针灸。
出《百一选方》。为葱汁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指肾病邪气壅盛。《景岳全书·传忠录》:“肾实者,多下焦壅闭,或痛或胀,或热见于二便。”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噤口痧》:“默默不语,语亦无声,形如哑子。此乃痧气壅盛,热痰上升,阻逆气管,故咽喉闭塞而然。治宜先放其痧,审其肺肾脾三经之脉为要。然后推详余经之脉,则知病之所本矣。”方用三香散、
证名。见《丹溪心法·痢》。指肛门疼痛。如因下痢所致者,按痢疾诊治。因肛病所致者,详肛头痒痛条。
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