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浙江省卫生厅主编。本书是在浙江省卫生厅等单位多年在天目山地区药物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民间的医疗经验,中药生产和利用等进行了系统的科学整理。书中除介绍天目山地区自然植物分布外,并按植物学科对11
即双生。详该条。
六腑病候之一。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少阳属胆,与肝相为表里。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因肝气有余、湿热蕴胆、胆气虚怯或猝受惊恐所致。肝气与七情有密切关系,故胆病多有胁痛及精神神志方面症状。胆内藏清汁而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黑大豆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大小便下血。《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血泄,热客下焦,而大小便血也。”详便血、尿血条。
①指水中的一种邪毒及其所致的病候。出《肘后方》卷七。又名中水、中溪、中洒、水中病、溪温。《诸病源候论·水毒候》有如下记载:流行于三吴以东及南(现江、浙、皖、粤一带);因中山谷溪源处恶虫毒所致;初病可见
大肠邪气实。《千金要方》:“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若肠中切痛如针刀所刺,无休息时。”
病名。见《喉牙口舌各科秘旨》(喉舌备要)。《喉科方论》:“此症发在喉内,或左或右,单起一片,形似燕子,亦有白膜黄膜。治法左平肝,右清肺,余与双燕子同。”参见双燕子症条及单喉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