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厥

大厥

厥证之一。指卒然昏厥重症,状如暴死者。《素问·调经论》:“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类经·疾病类》:“血气并走于上则上实下虚,下虚则阴脱,阴脱则根本离绝而下厥上竭,是为大厥,所以暴死。若气极而反,则阴必渐回,故可复苏。其有一去不反者,不能生矣。”参见厥证、中风条。

猜你喜欢

  • 气脱

    指正气的耗损脱失。常由于过汗、过下、失精、亡血等原因,以致气失依附涵载而外脱。《灵枢·决气》:“气脱者,目不明。”临床见证除了目失所养而视物模糊不清外,尚可有气息低微、面色苍白、脉微弱,甚则冷汗淋漓,

  • 消肾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三。即肾消、消浊。详该条。

  • 胃气虚喘

    见《丹溪心法·喘》。即胃虚喘。详该条。

  • 热剂

    十二剂之一。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参热可制寒条。

  • 白蒂梅

    出《本草品汇精要》。为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 虚经

    气血虚的络脉。《素问·调经论》:“不足则视其虚经。”

  • 阴鼎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市,见该条。

  • 打窝风

    病名。即疠风中的亸曳风,详该条。

  • 仙蟾

    见《本草纲目》。为蛤蚧之别名,见该条。

  • 上棱骨

    解剖名。见《伤科汇纂》。髃骨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