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痰包。详该条。
指性味平和的方剂。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羊胲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莳萝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外科真全》卷上:“火痰毒生于耳后上下,坚硬如疬,皮色不变,小儿多有此证。”宜内服消瘰丸,并以火酒磨槟榔外搽。
见《草药手册》。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江苏人。祖父念山,父亲纯山都是医生。他承继家传以医业,著有《伤寒辨略》一书,已佚。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小儿丹毒之一种。多系胎中受热所致。欲发之时,先身热啼叫,惊搐不宁,次生红晕,皮肤赤肿,由小渐大,其色如丹,游走无定。起于腹背,流散四肢者顺;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逆。治宜清
病名。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即痱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