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
参见十天干条。
参见十天干条。
病证名。多因郁怒伤肝而起。《银海精微》:“眼昏而泪,胞肿而软,上壅朦胧,酸涩微赤,是谓之气眼。”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失枕,详该条。
问诊的十项重点内容。①《景岳全书·传忠录》:“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②陈修园《医学实在易》:“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草豆蔻,详该条。
名词。出《医心方》。即阴道穹窿。
出董炳《避水集验要方》。①指月经。②指经漏。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5卷,作者陶氏(阙名),已佚。
见六种新编条。
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类经》卷十七:“滑实则君火为邪,故乘于肺,病在气也。”参见风疝条。治疗可酌加疏风清热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