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普济方》。即木芙蓉叶,详该条。
易学术语。出《易·系辞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类经附翼·医易》谓:“太少阴阳,为天四象。”即指太阳、少阳、太阴、少阴。
宋代太医局培养医生设立之科目。即大方脉、小方脉、风科、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旋复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臀部环跳穴处的流痰。详流痰条。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疝之俗称。详疝条。
【介绍】:三国时吴国医生。平生从事磨镜职业,深入民间,遇有病人,则予丸药治疗,多有疗效。因姓名不传,一般人称他负局先生。
出《神农本草经》。指两种药物同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
见医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