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助教
古代医疗工作职称。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为统治阶级培养保健人员的官员,职在太医博士之下,官阶从九品中。
古代医疗工作职称。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为统治阶级培养保健人员的官员,职在太医博士之下,官阶从九品中。
骨蒸、脉蒸、皮蒸、肉蒸、内蒸的总称。《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肾,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无味,小便赤黄,忽忽烦乱,细喘无力,腰疼,两足逆冷,手心常热。蒸盛
十剂之一。用通利药物组成,具有通行气血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刘完素曰:留而不行,必通以行之,如水病为痰澼之类,以木通、防己之属攻其内,则留
见《本草汇言》。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出《卫生易简方》为柽柳之别名,详该条。
人体骨骼名。指锁骨。古时亦名锁子骨、缺盆骨和巨骨。《医宗金鉴》:“柱骨者,膺上缺盆之外,俗名锁子骨也。内接横骨,外接肩解也。”或指颈椎。《释骨》:“骨三节,植颈项者,通曰柱骨。”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梅彪条。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卷四十方。当归二至三两,川芎一两,龟板一具,血余一团。为粗末,每服五钱,水酒各半煎热服。治交骨不开而致的难产。
见《中药志》。为雷丸之别名,详该条。
见《黄帝内经太素》。即三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