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排托。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详内托条。
即蛔虫,详该条。
《金匮要略》方。天花粉、煅牡蛎各等分。为细末,饮服一方寸匕,日三服。治百合病,渴不瘥者。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
书名。不分卷。徐大椿编释。书成于1759年。徐氏研究《伤寒论》不以六经分类,他认为:“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遂将《伤寒论》中113方分为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栀子汤、承气汤、泻心汤
出《本草拾遗》。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针灸集成》名排刺三针。即老商、中商、少商之合称。老商位于拇指尺侧,距指甲根0.1寸;中商位于拇指背侧正中距指甲根0.1寸;少商位于拇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主治高热、流行性感冒、急性
雾露轻清之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病脉证并治》:“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即乳滞、食积的治疗方法。见《幼科类萃》。详调小儿脾胃条。
劳复证之一。见《诸病源候论·热病劳复候》。参见劳复、温病劳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