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出《玄女经》。亦名臭鼠。即阴蒂。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金樱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徐謇条。
出《雷公炮炙论》。即蛇蜕,详该条。
病名。又名齿虫。①指牙被虫蛀而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虫是虫食于牙,牙根有孔,虫在其间,亦令牙疼痛。”②指蛀蚀牙齿的虫。《鲍氏验方新编》卷一:“五倍子煎浓汁,含漱数次,其虫立死,其患永除。”
【介绍】:唐代医生。治病多奇效,后官至太仆卿。
阳明为二阳,太阴为三阴。《素问·阴阳类论》:“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马莳注:“二阳者,足阳明胃经也。三阴者,手太阴肺经也。”
病名。见清·徐瑛《接骨全书》。证治参见胸骨伤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麻蕡之别名,详该条。
见《履岩本草》。为醉鱼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