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卷十三方。木香、黄连、木通、黄柏、枳壳(麸炒)、陈皮各四钱半,大黄三钱。为粗末,分作二帖,水煎,食前服。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石上柏之别名,详该条。
即启脾丸,见该条。
病证名。又称热泄、火泻、火泄。因热迫肠胃所致。症见肠鸣腹痛,痛泻阵作,泻下多黄色稠粘,或注泻如水,或米谷不化,肛门灼痛,后重不爽,口渴喜冷,小便赤涩,脉数。《丹溪心法·泄泻》:“热泻,粪色赤黄,肛门焦
正骨八法之一。《医宗金鉴》卷八十七:“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归处也。拿者,或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适用于骨折愈合后或其它疾患所遗留的关节等处僵直者。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虎口疔。见该条。
病名。出《疡科准绳》卷四。即生于右臀下摺纹中之外痈。参见外痈条。
见汉医条。
由金创等外伤而致的痉病,即破伤风,出《诸病源候论》。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苣荬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