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准绳·幼科》初生儿头面肢体皮肤发赤,多因胎中感受热毒所致。治宜清热和血用清热解毒汤。如小儿出生之初,由于皮肤娇嫩,骤与外界接触,出现鲜红色斑者,数天后可自行消退,不必药治。
见《药材学》。为饴糖之别名,详该条。
灾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灾眚时至。”
经外奇穴名。见《中国针灸学》。位于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之中点。主治坐骨神经痛。直刺1~1.5寸。艾炷灸5~15壮;或艾条灸10~30分钟。
见《重庆草药》。为松塔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龟尾。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真诠》卷上。即白秃疮。见该条。
①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风黄候,凡人先患风湿,复遇冷气相搏,则举身疼痛,发热而体黄也。”②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爱笑,腰背急,手足强,口干,舌上生疮,三部脉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小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