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之一。即从治,或称反治。《素问·标本病传论》:“有从取而得者。”参从治、反治条。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小儿丹毒之一,系丹发于头顶部者。宜急用葱白捣汁调芨柏散涂之。
【介绍】:见孟河条。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方。马牙硝、朱砂、龙齿、犀角、黄芩、炙甘草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二钱,生地黄汁调下。治心黄,心神恍惚,口干烦闷。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即针眼。《证治准绳·杂病》:“视其背上即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故名偷针,实解太阳经结热也。”详针眼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气偏胜,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
见《本草纲目》。为山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出《儒门事亲》。为蚕蜕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其职位在大夫之下,官阶从七品,系以原军器库之副使改任本职。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