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阳法之一。宣散痹阻、温通阳气的方法。如胸痹证,因胸阳不振,浊阴上逆,痹阻气机,用栝蒌薤白白酒汤。
见《广东中草药》。为羊耳菊之别名,详该条。
即痰包。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临床表现眼目赤肿,头顶肿痛,心膈烦躁,口疮,二便秘涩。宜三黄丸,清泻积热。
见医述条。
即控涎丹,见该条。
病名。指食糍糕类过多而成积滞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糍糕积,食之过伤成积,噫气吞酸,心腹作痛也。宜白芍、谷芽、神曲。方用青木香丸。”参见食积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疿疮。见该条。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能远怯近症。详该条。
见《金匮翼》卷五。即锡类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