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吐

寒吐

病证名。即小儿因胃中虚冷而致的呕吐。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寒吐食不化,不恶食。”小儿脾胃嫩弱,寒气易伤,或母体受寒而吮其乳,以致吐时少而吐出物多,吐出物为青涎夹奶,四肢不温。治宜温中化食。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猜你喜欢

  • 呕脓

    证名。指呕吐脓液,为胃痈主症之一。《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详胃痈条。

  • 痰饮呕吐

    病证名。指呕吐因寒饮、热痰留滞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痰饮呕吐之症,呕而肠鸣,漉漉有声,眼黑眩晕,时时恶心。”多因脾虚不运,停痰留饮,积于中脘,得热则上炎,遇寒则凝塞而致。寒饮所致者,舌苔薄腻,脉

  • 激光针灸治疗仪

    现代针灸仪器名。临床常用的有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和氦氖激光治疗仪两种。参见激光针灸条。

  • 清天河水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天河条。

  • 揉大脚趾法

    小儿推拿方法。《针灸大成·诸穴治法》:“惊,揉大脚趾,捏中脚趾爪甲少许。”

  • 伤寒分经

    书名。10卷。清·吴仪洛编订。书成于1766年。吴氏推崇喻嘉言《尚论篇》,将此书予以重订和补注。编者认为喻氏“将三百九十七法分隶于大纲之下,极得分经之妙”,因以“分经”为书名。书中将喻氏《医门法律》中

  • 坠胎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指妇人怀孕三月以内,由于肾虚、血虚、气虚、血热、郁怒或外伤、药物中毒等因,伤及冲任,或冲任不固,胎元失养,以致妊娠中断,胎儿未成形而坠下。《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 八纲

    辨证的八个基本纲领。《医学心悟》:“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参见八纲辨证条。

  • 傅青主男科

    书名。2卷。清·傅山撰。原系抄本,至1827年始有刊本。本书以内科杂病证治为主,分伤寒、火症、郁结等23门,每门分列病证,先论后方,末附杂方、小儿科及女科等,其中女科内容,多系《傅青主女科》所未载者。

  • 室女经闭

    病证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亦名室女月水不通。指未婚女子的经闭而言。多因情志不遂,心怀抑郁,气血凝结所致。体弱者,用泽兰叶汤,兼服柏子仁丸;体壮者,可用大黄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