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甘肃中草药手册》。为猪毛菜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又叫齿豁,即牙缝疏豁。症见牙齿疎且排列不齐。详齿豁条。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腕骨脱位。详手腕骨脱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天香炉之别名,详该条。
即消痞。详该条。
书名。3卷。清·曾鼎撰。刊于1814年。作者认为“治病定症,务在诊脉为主”,故此书着重阐述脉学。上、中卷论切脉的重要性,切脉法,并阐发《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脉学义理。下卷以问答形式论述伤寒五法大旨
见《云南植物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见《食疗本草》。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
①六腑之一。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包括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主要功能是主化物而分别清浊,它承接胃腐熟的饮食再行消化,有“受盛之腑”、“受盛之官”之称。食糜在小肠再经过消化并分别清浊,精华部分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