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吼病

小儿吼病

病名,即小儿哮喘。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孙石芝

    【介绍】:见孙纵添条。

  • 泽术糜衔散

    《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方。泽泻、白术各十分,麋衔五分。为末,每服三指撮,食前冲服。治酒风,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

  • 黍米寸金丹

    《外科正宗》卷一方。又名返魂丹、再生丸、追命丹、延寿丹、来苏丸、知命丸、得道丸。麝香五分,乳香、没药、雄黄、狗宝、轻粉、乌金石(即石炭)各一钱,蟾酥二钱,粉霜、黄蜡各三钱,硇砂二钱,鲤鱼胆(阴干)三个

  • ①即尿。《灵枢·五癃津液别》:“水下留(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详尿条。②沉溺的意思,如沉于水而死亡的称溺毙。

  • 红断纹裂舌

    舌红有横断裂纹而痛。裂纹不深者,多为老年素体阴亏,宜补肾滋阴。裂纹深而多者,为阴虚火旺,宜滋阴降火(见《伤寒舌鉴》)。

  • 蛾风白喉

    病名。见《喉症指南》。多由患乳蛾,余毒未尽,复感时行疫疠之邪而变生白喉。治宜疏解疫毒、养阴清热。可选用银翘散、养阴清肺汤等加减。参见白喉条。

  • 宛膲(jiāo 焦)

    消瘦干燥之意。《灵枢·根结》:“皮肉宛膲而弱也。”

  • 上实下虚

    ①又称上盛下虚。由肝肾不足,阴虚于下,阳亢于上。一方面出现腰膝痰软无力、遗精等下虚证;另一方面出现胁痛、头眩、头痛、目赤、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的证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上实下虚,切而从之。”②邪气

  • 乌口仔

    见《广东中药》。为铁包金之别名,详该条。

  • 鸡脑壳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小贯众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