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浮肿

小儿浮肿

病证名,又名小儿肿病。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皮肤,引起头面目窠四肢腹部以及全身浮肿的病证。《儒门事亲》:“小儿通身浮肿,是水气肿也。”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肿病有二:一者气肿,因脾胃虚而气攻腹,腹胀误行转药下之,致虚气上附于肺,行于四肢面目而作肿也。……二者水肿,因上焦烦渴,饮水无度,脾胃虚而不能约制其水,肾反乘脾,土随水行,上附于肺,肺主皮肤,脾主四肢,故水流走于四肢皮肤而作肿也。”可见浮肿的病变,主要在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气化失宣,水液潴留,因以为肿。《证治准绳》指出肿病的机制是“肾为本而肺为标,皆至阴积水。其为病也,肾者胃之关键,关键不利,机不转枢,水乃不行,渗于脉络皮肤而为浮肿。”因此浮肿有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的说法。治则:《金匮要略》载“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临床常用的有发汗、利小便以及健脾益气温肾化浊等法。亦可分为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肾水胃水胆水小肠水大肠水膀胱水辨证施治。详各条。

猜你喜欢

  • 醋咽

    证名。又称吞酸、咽酸、噫醋。《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夫醋咽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能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咽而吞酸,致气息酸臭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醋咽证治》:“食后噫醋吞

  • 摘星换斗

    练功方法之一。出《易筋经》。一手握空拳置于腰后,另一手高举过顶,掌面下覆,曲肘钩掌,目注掌心,舌舐上腭,鼻调匀。《易筋经》:“鼻息调匀,用力收回,左右同之。”

  • 人迎脉

    详人迎条。

  • 下颏脱落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外治寿世方初编》卷二。详颊车蹉条。

  • 朱姑

    见《本草纲目》。为山慈姑之别名,详该条。

  • 养神

    养生术语,即调节意识思维活动以保养精神,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古代养生家认为清心寡欲,保养精神,不使外越耗散,是养生的要旨。

  • 董炳

    【介绍】:明代医家。字文化,号玉鹤,又号怀鹤。泗州(江苏宿迁东南)人。父亲董相是当地医生。他承继家传秘方,于1626年淮水泛滥时,避居楼上,编成《避水集验方》一书,已佚。

  • 两叶豆苗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 地贯草

    见《广西中药志》。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 裴逸民

    【介绍】:见裴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