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热毒病

猜你喜欢

  • 三阳病

    病名。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的总称。《医述·阳经分经腑》:“三阳病在经者,可汗而已。”“三阳病入腑者,可下而已。”参见六经病条。

  • 人镜经附录全书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 兰室秘藏

    综合性医书。3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336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书中分述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内障眼、

  • 骨热疳痨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小儿疳疾日久,肌肉消瘦,两脚纤细,无力行走,而伴有潮热的证候。乃疳热伤阴,骨髓被灼所致。治宜清热消疳。用青蒿鳖甲汤。

  • 足髓孔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灸猥退风半身不遂法,先灸天窗……次脚髓孔,足外踝后一寸。”近代《中国针灸学》称足髓孔,即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穴。

  • 黄芪散

    ①《太平圣惠方》卷三十方。黄芪、茯苓、熟地黄、炒韭子、车前子、鹿茸(酥炙)各一两,菟丝子(酒浸三日,曝干)二两,龙骨三分,麦门冬一两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温粥调下。治虚劳肾气乏弱,或时失精,心中虚

  • 肝痹

    病名。由筋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筋痹者。《素问·痹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圣济总录·诸痹》:“肝痹。……肝之合,筋也。故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则舍于肝也。”《症因脉治·肝痹》

  • 雪地开花

    见《草药手册》。为瑞香花之别名,详该条。

  • 黄风内障

    病证名。又名黄风。①为五风变内障之一。《证治准绳·杂病》于绿风内障证指出“久则变为黄风”。证见“瞳神已大,而色昏浊为黄也”(《张氏医通》卷八),展缩失灵,目已失明。类今之青光眼绝对期。②见《世医得效方

  • 陈衍

    【介绍】:南宋医家。字万卿。黄岩(今浙江黄岩)人。习儒学。兼通医学,1228~1233年(绍定年间)著《宝庆本草折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