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虫痛
参见虫痛条。
参见虫痛条。
指外感温热病的感受病邪由口鼻而入。肺居上焦而开窍于鼻,温邪的发病规律多从肺开始,出现发热、头痛、恶风寒、汗出、口渴、或咳嗽、脉浮数等证候。《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乌珠上有星,独自生也。若连萃而相生相聚者,不是星。盖星不能大,大而变者亦不是。”即银星独见。详该条。
古病名。指鬾病兼有发热,大便黄而恶臭者。治法见大便恶臭条。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方。羌活、桂、川芎、木香、槟榔各一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研如膏)五两,炒大黄二两。为末,与郁李仁同研,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生姜煎汤或姜枣煎汤送下;气痛温酒送下。治结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即脑疽,见该条。
病证名。《颅囟经》:“初生小儿一月内,乳利如血,是母胸有滞热所作也。”治宜清除滞热,用荷叶蒂、黄连煎服。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山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千金翼方》。即臂臑。见该条。
出谢文祥《救产全书》。即胞衣。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指三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