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穴位名。即板门。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目衄,详该条。
鼓膜之俗称。在耳孔之底,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参见耳及皮膜条。
指以马啣铁为原料制成的针灸针。见《针灸聚英》。
指阳主化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
病证名。《竹林女科证治》:“经来腰腹痛而气滞血实者,宜服桃仁汤(当归、赤芍、生地、香附、丹皮、红花、延胡索、桃仁),形瘦有火加黄芩、黄连;形肥多痰加枳壳、苍术、半夏。亦有肝肾阴虚腰腹痛者,宜养肝肾,用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参胁痛里急条。
病证名。又名孟夏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热者无用燔针。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口内上唇粘膜上,当与水沟穴相对处。主治黄疸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见《幼幼集成》。即弄舌。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