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草药》。为臭草之别名,详该条。
《素问》篇名。本篇中心是讨论奇恒之府与五脏六府的功用。它所讨论的与《六节藏象论》和《五藏生成篇》有别,故名别论。文中还阐明诊脉取寸口的道理,并指出医生诊病时,必须详细询问及耐心检查,然后加以鉴别和分析
灸法用语。见《范汪方》。指无病先灸,用以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参见逆针灸条。
见《本经逢原》。为鳗鲡鱼之简称,详该条。
【介绍】:见陈沂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撰有《伤寒方论》20卷,已佚。
【介绍】:见刘纯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又名冷瘘。由气血不足,复感风寒,伤于肌肤所致。本病顽滞而冷,不知痛痒,溃而难敛,经久不愈。治宜温肌养血。内服桂枝加当归汤。外搽金黄散。
病证名。指在行经期前,出现周期性口鼻出血的病症。详逆经条。
指气喘由于邪气盛实者。多因六淫外袭,痰火郁热,水饮凌肺,使肺气壅阻,肃降无权,气道不利而致。一般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呼吸气粗等。《景岳全书·杂证谟》:“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气长而有余,……胸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