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少血

猜你喜欢

  • 夹板菜

    见《吉林中草药》。为紫菀之别名,详该条。

  • 加味葵子散

    《类证治裁》卷七方。冬葵子三两,茯苓、滑石各一两,芒硝半两,甘草、肉桂各二钱半。为细末,每服一方寸匕,白水送下。治石淋初起。

  • 外痈

    病名。见《外科精义》卷上。指生于体表的痈。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根盘收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苔黄、脉数等。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

  • 薅(hāo 蒿)田蔗

    见《本草纲目》。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

  • 胁支满

    证名。指胁部撑胀满闷。可见于痰饮、心病、肝病等。《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素问·标本病传论》:“肝病,头目眩,胁支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

  • 肌肉软

    五软之一。肌肉为脾所主,小儿乳食不足,脾胃气虚,故肌肉虚软,皮肤松弛,形体瘦弱,智力迟钝。治以补脾为主。宜扶元散。

  • 肋骨折

    病名。见清·徐瑛《接骨全书》。证治参见胸骨伤条。

  • 唐衡铨

    【介绍】:见唐秉钧条。

  • 医方考

    医方著作。4卷。明·吴崑撰。刊于1584年。本书选录历代常用医方700余首。按疾病分为中风、伤寒、感冒、暑、湿、瘟疫、大头瘟等44类。每类前有短叙,略述选方范畴;方剂后均附方义解说。在明代的方剂学著作

  • 通指温热的属性。包括:①气候暖和或炎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乃去,候乃大温。”②温邪,温热类的致病因素。③症状。《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手足温则生,寒则死。”④温热病的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