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药局书吏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从六品上。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从六品上。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蟾酥,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沙苑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卫生简报》(3):11,1971。为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痢证汇参》卷四。即蛊注痢。详该条。
病名。指肺热而致长期不愈的咳嗽。《医说》卷四:“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劳,以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等分,大黄减半,如常制为末,蜜丸樱桃大一丸,食后夜卧含化,未终剂而愈。”《不
气,指神气、精气。皆源于五脏。五脏精气的盛衰和病变,会反映到气色的变化(见《四诊抉微》)。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尻,名曰锐疽。”即鹳口疽。见该条。
见《白喉忌表抉微》。系治疗白喉病的一种药物分类。“正将”中的上层镇药为:大生地,元参,煅石膏、麦冬。“猛将”中的上层镇药为:龙胆草、生石膏、犀角。“次将”中者为生地、粉葛根。详见白喉正将条。
解剖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眼睑。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一枝黄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