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百问条。
出《素问·天元纪大论》。详“阳中有阴”条。
【介绍】:明代文人。字仪用。浙江嘉兴人。编有《药镜》4卷。
太阳经证之一。详太阳伤寒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兼通医术。字叔正,安平(今河北保定)人。
古病名。颈部漏的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由悲思忧虑,情志不遂而得。其症颈项生核如枣,可移动,伴有寒热胀满的病症,日久可生孔道,疼痛搔痒。宜玄参散内服。
指人体下肢。《灵枢·刺节真邪》:“肢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
书名。14卷。清·蒋宝素撰。刊于1840年。本书为作者所撰的《医略》(共87卷)中的六淫门,计13卷,并附方1卷。书中对风、寒、暑、湿、燥、火及疟、痢、霍乱、瘴气等的辨证治疗分别作了简要论述,并附医案
【介绍】:明代医生。号小塘。仪真(今江苏仪征)人。以眼科著名,有七十二问,按照七十二个证候去辨明内外障眼的病情和预后。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