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顾锡条。
书名。3卷。清·陈耕道撰。刊于1801年。卷上辨论章,系疫痧(即猩红热)的总论部分;卷中见象章,为疫痧证治;卷下汤药章,列所用方药,并订立了疏达、清散、清化、下夺和救液五法,作为治疗本病的法则。附汤药
即腋窝。《伤科补要》:“腋者,肩之下胁之上际,俗名肐(胳)肢窝。”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即蟹睛,离睛。详蟹睛条。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火岁不及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不及奈何?歧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指炎热之气伏而不彰。
骨名。桡骨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臂骨者,……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辅骨,俗名缠骨。”
属阴的生命物质基础的枯竭,则属阳的生命活力随之而消失。如亡血可致气脱。参见脱证条。
【介绍】:清代民间外科医生,人称为毛矮子。湖南辰溪县人。据说他于二十几岁时,从远处来的乞丐处学得治疗痈疽瘰疬及跌打损伤等外证之术,并能作腹部手术。
见《证治要诀》。即经闭,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提捏起肌肤以后,再予放松,使肌肤恢复原状。在捏、弹、拿等手法中,都有放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