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马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左右串。见该条。
病名。即牙痈。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介绍】:见王宏翰条。
指面部肌肉消瘦如脱。多由正气大虚,气血耗竭所致。《素问·玉版论要篇》:“色夭面脱,不治。”
见《陕西中草药》。为九牛造之别名,详该条。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寒气,则呕吐恶心。”参见七气、九气条。
病证名。五般聤耳之一。耳内腥臭,多由澡浴水入耳中,水湿停留,搏于气血,酝酿成热所致。治法见伍耳条。
病证名。指胞衣早破,引起的胎涩难产。《临产须知》:“胞衣先破,其故有二:一因母弱气血虚,胞衣薄,儿身转动,随触而破。一因儿身未转,坐草早,用力狠,以致胞破久,血水干,产路涩,儿难下。急用加味芎归汤加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