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年老血崩

年老血崩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亦名老妇血崩,俗名血海败。指年老经断前后而患血崩之症。多因肾气天癸已将衰竭,身体虚弱,如因肝脾损伤,血失藏摄,或房室不慎而动命门之火气郁而动肝火,迫血妄行,冲任胞宫失于约制,而发为血崩。治宜先用加味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汉三七桑叶),后补益肝肾健脾,方用安老汤,或用白术熟地山药麦门冬五味子以补精血。同时应作妇科检查,防止癌变可能。

猜你喜欢

  • 腋胑

    即腋窝。详该条。

  • 薏苡附子散

    《金匮要略》方。薏苡仁十五两,炮附子十枚。为末,每服一方寸匕,日三次。治寒湿而致的胸痹,平时痛缓,发时痛急。

  • 首乌散

    《揣摩有得集》方。何首乌一两,当归五钱,炒川芎、生地黄、土茯苓各三钱,防风、连翘、乌梅肉各一钱,土贝母一钱半,肉桂、附子各五分。为粗末,加竹叶、灯心,水煎服。治肾虚牙痛,两腮俱肿,饮食不能下咽。

  • 胸围

    胸部与乳头相平的部位的周围长度。一般用来测量胸廓的大小和肺活量。《灵枢·骨度》:“胸围四尺五寸。”

  • 疰市

    【介绍】:见注市条。

  • 苋菜子

    见《得配本草》。即苋实,详该条。

  • 改訾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即败疵。见该条。

  • 叶志诜

    【介绍】:清代医家。字东卿,湖北汉阳人。注重养生学,通针灸、经络之学。辑刻多种医书,统称《汉阳叶氏丛刻医类七种》(1850年),包括《神农本草经赞》、《观身集》、《颐身集》、《绛囊撮要》、《信验方录》

  • 中鬾

    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即继病,详该条。

  • 诊家枢要

    脉学著作。1卷。元·滑寿约撰于1359年。首论脉象大旨及辨脉法,颇多独到的见解;继之阐析浮、沉、迟、数等29种脉象及其主病,后述妇人及小儿脉法。本书有清·周学海评注本,周氏于卷后附录诸脉条辨(出程文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