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休息痢。见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四方麻之别名,详该条。
出《抱朴子》。即海马,详该条。
脉象分类之一类。《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九道脉即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九种脉。
病证名。腮及颊部充血,发红而肿痛者。多因风热毒邪壅滞阳明、少阳经脉,以致气血郁遏而成。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为主。内服普济消毒饮,外用赤小豆末和蜜涂之。
即消遥散作蜜丸或水丸。治证同。见逍遥散条。
【介绍】:见郑文诰条。
病名。见《痢证汇参》卷四。即蛊注痢。详该条。
针具名。指铜质所制的针具。估计我国在青铜器时代已开始应用。
病证名。见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小儿热病经汗下后,表里之热俱退,而复发热者,谓之余热。乃阴阳气血俱虚所致。治宜滋补退热。血虚热甚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气虚而恶寒发热者,用补中益气汤;阴虚而热者,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