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医生。京都(今陕西西安)人。不知姓,名元颃,善医。据载:一妇误食一虫,常疑而成疾,每治不效。清元颃诊治,元颃知其所患,请其夫选谨密者一人,预戒之:“今以药吐泄,但以盘盂盛之,当吐之时,但
即孔穴,与腧穴同义。《圣济总录》:“窍穴虽同,而浅深各有部分,在用针者以意审之。”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郁金、川芎、青黛、薄荷、小黄米各二分。为末,每次少许,口噙冷水搐鼻中。治鼻痛。
病名。《千金要方》卷十八:“蛲虫居胴肠之间,多则为痔。”《疡科选粹》卷五:“侵淫淫烂,岁积月累,蚀肠穿穴者为虫痔。”宜服蝟皮丸或黑玉丹。相当于痔疮病人兼染蛲虫者。
同阙。《灵枢·五色》:“阙中者,肺也。”详阙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即跟骨。为跗骨中最大的一块,位于足后,有强大的肌腱附着。
病名。见佚名《广勤轩遗稿》。系痘疮入眼之俗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