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亟斋居士《保生篇》。即倒产。详该条。
出《医宗汇编》。即天葵子,详该条。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版。为通光散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之政条。
见《四诊抉微》卷三。即十三指形。详该条。
参见痧痘集解条。
病名。聤耳的别名。《证治准绳·疡医》:“停耳亦曰耳湿,常出黄脓。”详停耳、聤耳等条。
病证名,即小儿小便出血。多由胎热结于下焦,损伤阴络,血热妄行,下渗膀胱所致。《证治准绳·幼科》:“溺血者,盖心主血,血与小肠相合,血之流行,周遍经络,循环脏腑,若热聚膀胱,血渗入脬,故小便血出也。”又
见《四川中药志》。为荔枝核之别名,详该条。
温疫著作。5卷。明吴有性原撰,清刘奎评释。刊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刘氏以《温疫论》之次序不便观览,乃命其子刘秉锦将此书重予分类,刘奎结合个人经验,对《温疫论》予以增删评释。现存初刻本、《说疫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