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风池直上发际处。左为日角,右为月角。参见太阳条。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又称滚筋。两臂前平举,取阳掌(掌心向上)或阴掌(掌心向下)势,迅速翻掌,反复行之。适用于治疗腕部疾患。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仓,见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樟树子。详该条。
病名。见《辨证录》卷十三瘰疬门。即瘰疬。详该条。
一作鬼容区,又叫大鸿,上古时代医家。相传为黄帝之臣,据《内经·天元纪大论》载,鬼臾区与黄帝论五行等有关医学的内容,实是后人穿凿附会之说。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盛端明条。
证名。见《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详腹痛条。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眶岁久赤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