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循经性疼痛

猜你喜欢

  • 散笑

    经外奇穴名。出《刺疔捷法》。位于迎香穴下方,当鼻唇沟之中点处。主治鼻塞,面瘫,疔疮等。沿皮刺0.3~0.5寸。

  • 豆须子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 通声煎

    《类证治裁》卷二方。杏仁、五味子、木通、菖蒲、人参、桂心、款冬花、细辛、竹茹、酥、姜汁、白蜜、大枣肉。水煎服。治咳嗽气促,满闷失音。

  • 拔针

    出《灵枢·官针》。即出针。

  • 黄胖病

    见《医学正传》。即钩虫病。详该条。

  • 大黄藤

    见《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为黄藤之别名,详该条。

  • 实脉

    脉象之一。三部脉举按皆有力。《脉经》:“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主实证。《校正图注脉诀》:“实者,阳也。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四体劳倦。”

  • 气月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由初之气至终之气各气所主的月份。

  • 凌嘉六

    【介绍】:见凌德条。

  • 泛指颈项,或专指颈项的前部。参见颈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