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循经考穴编

循经考穴编

针灸经脉专书。2卷。约成书于17世纪初(明末)。撰人佚名。此书专论经脉流注,对于经脉经穴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证,并附人体脏腑内景图。现有1955年群联出版社的影印本。

猜你喜欢

  • 针方六集

    针灸丛书。6卷。明·吴昆撰。刊于1618年。卷1《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2《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

  • 飞丝毒

    病名。即呛食风。《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呛食风,一名飞丝毒。口中或食腥鲙之恶物发泡者。”喉风症之一。详呛食风条。

  • 膀胱虚寒

    指膀胱气化功能减弱。常见于老人、久病体弱患者,多与肾阳虚有关。证见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治宜补肾固脬。

  • 羊胡疮

    病名。生于下颏部的一种疮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羊须疮。为脾胃湿热郁于肌肤,复感风邪而成。初起在下颏部出现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的红色丘疹,焮热痒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治宜祛风胜湿,凉血清热。初服升

  • 拘急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肢体牵引不适或有紧缩感,碍于屈伸的症状。常见于四肢及腹部。四肢拘急,多因六淫外邪伤及筋脉,或血虚不能养筋所致。少腹拘急,多因肾阳不足,膀胱之气不化,常并见腰痛,小便不

  • 橘筋

    见《中药材手册》。即橘络,详该条。

  • 莲子发

    病名。见《仙传外科秘方》卷九。指生于肩、背部之有头疽状似莲蓬者。即蜂窝发。详该条。

  • 寒疫论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 产后泄泻

    病证名。又名产泄。《丹溪心法》:“产后泄泻,此余血渗入大肠为泄,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用荆芥大者四、五穗,于盏内烧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研汤调下。此药虽微,能治大病,方名的奇散。”《张氏医通》卷十一:

  • 王荫陵

    【介绍】:清代医生。字本高。安徽下山坦人。精于外科及针灸,善疗痈疽,尝治走马疳、颈疽、喉痈等证,不数日即愈,因而名闻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