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针灸聚英》。指具有回阳救逆作用的九个经验效穴。即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环跳、(足)三里、合谷。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疔疮。见该条。
病证名。《三因方》:初生寒闭者,由天寒气闭不能啼,切勿断脐,用纸蘸油,点火于脐带下,往来熏之,令火气由脐入腹,使寒得温散,更以热醋汤洗脐带,则气通啼哭如常。参见初生不啼条。
寸口脉三部之一。详寸关尺条。
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即眼胎赤。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脑疽之未老先白头者。见脑疽条。
【介绍】:见姚应凤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马骝卵之别名,详该条。
治疗肺热阴虚的方法。临床用于阴虚咽喉痛及白喉,方如养阴清肺汤。劳伤咳嗽,干咳少痰,偶见血丝,午后低热,盗汗,胸闷隐痛,口干,舌边尖红,脉细数,用四阴煎(生地、麦冬、白芍、百合、沙参、甘草)加减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