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痘疹金镜录条。
出《灵枢·经水》。即手少阳三焦经,见该条。
凛冽的寒水。《素问·刺法论》:“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
书名。5卷,清·程国彭撰于1732年。卷1总述四诊八纲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的理论、法则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卷2阐述《伤寒论》的理论和证治;卷3~5分述内、外、妇产、五官等科主要病证的辨
即血液。因血属阴,故称。《灵枢·通天》:“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参见血条。
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即夹脊穴,见该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没药、丹参、知母各12克,甘草18克。水煎服。治肺痈时吐脓血,胸中隐隐作疼,或旁连胁下亦疼者。若病剧,加三七末冲服;脉虚弱,加人参、天门冬各适量。
①见《重庆草药》。为走游草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常春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经漏,详该条。
病名。《医林绳墨·泄泻》:“瘕泻不便,后重窘痛,此因湿热蕴积,二便不利,气滞有动于火也。宜以利气之剂兼用清凉。”参见大瘕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