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牛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大指的别名。
指针灸治疗时给予患者的刺激强度。通常分为强、中、弱三种。针刺刺激量由针具的粗细,操作方法,刺激形式和持续时间决定;灸治刺激量则以艾炷大小,壮数多少,直接灸与悬灸,或艾卷熏灸时间来区分。一般机体反应与刺
见《普济方》。即绿矾,详该条。·
见《医贯》卷四。即内眦。详该条。
①病因之一。即热邪。详该条。②证候之一。指外邪引起的发热。
《苏沈良方》卷十方。朱砂一两,牛黄、冰片、麝香各一分,金箔十四片,粉霜、铅粉各一钱,蜡二两,巴豆一百二十个。为细末,制丸,弹子大,每服三至十丸,夜半后入冰片,米汤送下。治小儿正虚夹积,潮热寒热,脘腹胀
即火针。《针灸聚英》:“火针即煨针也。”见火针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二。即鹤膝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