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卷十三方。黄连(酒洗)、黄芩(酒洗)、栀子(姜制,炒黑)、滑石、知母(盐酒拌)、犀角、甘草、人参、麦门冬、茯神各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灯心一握。水煎服。治伤寒热传手少阴心经,神昏。
【介绍】:明代医家。字嘉言。南昌(今江西南昌)人。跟随韩隐庵学医,初授《素问》诸书,精导引术,善于用药和饮食疗法,治病效果较好。遇有传染病流行时,他购贮药物,于居处构一舍,名“来安堂”,诸药饵饮食,无
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即痘疮。详该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指血枯而致之经闭。多因素患失血,或早婚,产多,乳众等耗伤阴血,日久乃致血枯,冲任空虚,无血下达胞宫而致经闭。因失血者,症见饮食减少,面色白无华,日渐虚弱消瘦,治宜补血养血,方用
【介绍】:见陈桷条。
病证名。即干霍乱。《世医得效方》卷二:“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今考之,此证乃名干霍乱。”参见痧、干霍乱条。
《急救异痧奇方》方。又名救急散、累济散、雷公救疫丹、暑疫散。皂角、细辛各三钱半,朱砂、雄黄各二钱半,薄荷、藿香各三钱,枯矾、白芷各一钱,桔梗、防风、木香、贯众、陈皮、法半夏曲、甘草各二钱。为细末,每用
病名。即手心毒。见该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系脾经蕴热所致。症见睑缘生出小泡,渐长如菌状,头大蒂小,不痛不痒,甚者眼翻流泪,视物受障,经久不愈。治宜清脾泻热为主。用清凉圆煎水外洗,内服凉膈清脾饮加减。尚可酌情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