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惊丹

惊丹

病证名。①因惊而引起的发丹。《活幼心书》:“婴儿生后,百日之内,半岁以上,忽然眼泡红晕微起,面带青黯色,日夜烦啼,或面如胭脂,此伏热在内,亦有面不红者。始因居胎之时,母受重惊,惊邪伤胎,递相传袭;降生之后,复受热毒,或再有惊,有惊则热,热气内蕴,形之于外;初发之时,散生满面,状如水痘,脚微红而不壮,出没休息无定,次到颈项,赤如朱砂,名为惊丹”。②因搐而引起的发丹,《幼科发挥》:“先发搐后发丹,此名惊丹,可治,此胎毒自内而外也,宜用大连翘饮主之。”

猜你喜欢

  • 粗工

    古代对技术低劣医生的称谓。《素问·移精变气论》:“粗工凶凶。”

  • 山芝麻根

    出《梁侯瀛集验良方》。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 绿风变花

    病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即绿风内障。详该条。

  • 臂五里

    见手五里条。

  • 敬直老人

    【介绍】:见邹铉条。

  • 小太平丸

    《寿世保元》卷六方。人参二分,五味子、徽墨各三分,天门冬(去心)五分,麦门冬(去心)二钱,玄参八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噙化服。治久嗽喉痛,若痰多加贝母。

  • 轻重

    脉诊手法之一。指切脉时指力的轻按、重按。《难经·五难》:“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

  • 足跟疮

    病名。生于足跟的慢性溃疡。出《外科枢要》卷三。又名兔啮。由湿热郁结不化或局部受压磨擦,邪滞血瘀而成。初起患处肿胀,红紫疼痛,溃烂流脓;重则肉烂骨露,顽固难愈。治宜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减

  • 野苦菜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 扁蒲壳

    见《苏州本产药材》。即蒲种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