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分类草药性》。为蕨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咽喉脉证通论》:“此症因劳心过度,血衰火盛所致。其状喉间红筋红瘭,或帝丁两旁微有疙瘩,一起即觉,非弱证喉癣可比,时作寒热,若食热毒之物而起,不作寒热,于此为别。”用凉血地黄汤(生地、黄芩、丹皮
泛指人体各种寄生虫病。古医籍记载的多指肠道寄生虫。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指心经有热而引起的惊啼。其症伴有舌尖红,啼哭不止。宜清热宁神。用柏子仁散(《普济方》:柏子仁一两)。
病名。①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冰翳内障,详该条。②似指某些并发性白内障。“冰翳初患,头额眉睑遍痛,眼中赤涩。此由肝脏积热,久成内障,其翳如冰,瞳人渐大。”(《古今医统》)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即肥儿丸第二方,见肥儿丸条。
病名。见《中国外科学大纲》卷下。即鹤膝风。详该条。
病名。见《中医临证备要》。即痱疮。详该条。
痰湿系秽浊之邪。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