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介绍】:唐代外科医家。撰《痈疽论》2卷。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倒吊蜡烛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咬伤后可引致蜈蚣中毒。详该条。
清法之一。治疗胆热而引起烦躁不得眠的方法。常用方如蒿芩清胆汤。
【生卒】:十五世纪【介绍】:明初医家。字处仁,浙江金华人。精于医术,研读很多古代医书,曾学医于名医朱震亨。1389年迁居安徽定远县。1406年参与并督管编修《永乐大典》中有关运气方面的内容。卒年八十四
舌尖红色,舌根黑苔。为心肾火炽,或实热灼伤阴分,可见于急性流行性发热病。急宜苦寒泻下存阴(见《伤寒舌鉴》)。
出《伤寒论》。①指冲脉。《女科经纶》:“王太仆曰:冲为血海,诸经朝会,男子则运而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谓之血室。”②指肝。《伤寒来苏集·阳明脉证上》:“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③指子宫
【介绍】:参见唐玉书条。